羥丙甲纖維素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12-20 17:51:00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是纖維素堿化、醚化、中和及洗滌等工藝過程得到的非離子型纖維素烷基羥烷基混合醚。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分子式:
作為一種性能優良的非離子型纖維素混合醚,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與羧甲基纖維素(CMC)、甲基纖維素(MC)、羥乙基纖維素(HEC)、羧甲基羥乙基纖維素(CMHEC)、羥乙基甲基纖維素(HEMC)、羥丁基甲基纖維素(HBMC)等其他纖維素醚一樣,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增稠、黏結、保水和保膠性能,溶于水,也能溶于70%以下的乙醇、丙酮中,具有黏合、增稠和成膜性能。HPMC可廣泛用作為醫藥制劑的薄膜包衣、緩釋劑和黏合劑,并也可利用其增稠、分散、乳化成膜性能廣泛用于石油化工、建筑、陶瓷、紡織、食品、日化、合成樹脂、醫藥、涂料和電子等工業中。
羥丙基甲基(HPMC)是纖維素的部分甲基和部分聚羥丙基醚,是纖維素經過堿化后,再與兩種醚化劑氯甲烷、環氧丙烷反應而得。商業化HPMC的甲基取代度范圍是1.0~2.0,羥丙基平均取代度范圍為0.1~1.0,其化學結構式為R=—OH、—OCH3、—[OCH2CH(CH3)O]nH或—[OCH2CH(CH3)O]nCH3。在HPMC和MC的紅外譜圖中看出,兩者很相似,只是隨著取代度不同,在不同吸收譜帶上有一定移動。在醚化反應中,纖維素上的羥基(—OH)被羥丙氧基(—OCH2CHOHCH3)取代后,羥丙氧基還會與環氧丙烷連續發生鏈聚合作用。從理論上來說,支鏈上的羥丙氧基上的羥基可以連續不斷的與環氧丙烷發生反應,但氯甲烷除了與纖維素葡萄糖環基上的羥基反應外,還可與接上去的羥丙氧基上的羥基反應。使支鏈封端,羥丙基化終止,因而反應時復雜的,其反應過程可以簡單的用1mol纖維素與1mol氯甲烷、1mol環氧丙烷的反應式來表示,在過量環氧丙烷存在下,已醚化的纖維素或在過量的氯甲烷存在下,都會發生其他反應。根據反應基團的活性和反應條件,如纖維素對醚化劑比例、環氧丙烷與氯甲烷比例、反應溫度、壓力和時間等不同,產品的結構有一定的差異。同時,氯甲烷與堿還會發生如下副反應:CH3Cl+NaOH→CH3OH+NaCl。當副產物甲醇濃度在反應釜中較高時,還會繼續反應,進一步生成副產物二甲醚,同時在堿存在條件下,環氧丙烷與水能夠反應生成α-丙二醇與縮丙二醇,以上這些副反應不僅消耗了醚化劑,降低了醚效,而且給后處理帶來了麻煩。
通常根據取代度、基團比例和應用性能不同,HPMC主要分ME、MF、MK三種,或根據凝膠溫度范圍差異,分為75、65和60三種牌號,60、65牌號主要應用于高分子聚合與醫藥中,75牌號主要適合建筑行業用
HPMC主要型號分類與主要指標
指標 | HPMC | ||
ME(60HPMC) | MF(65HPMC) | MK(75HPMC) | |
甲氧基含量(%) | 28.0~30.0 | 27.0~30.0 | 19.0~24.0 |
羥丙氧基含量(%) | 7.5~12.0 | 4.0~7.5 | 4.0~12.0 |
凝膠溫度(℃ ) | 58~64 | 62~68 | 70~90 |
灰份(%) | ≤1.0 | ||
水份 | ≤5.0 | ||
pH值 | 4.0~8.5 | ||
黏度(2%水溶液,20℃,mpa.s) | 5~200000 | ||
外觀 | 白色粉狀 | ||
表面張力,10-3 N/m2,CCl4 | 10 |
不同牌號產品取代度(DS)、摩爾取代度(MS)有一定的差異,會導致密度差異,部分產品會發“虛”, 呈現“毛茸”狀,需要造粒,通過專用的造粒設備、捏合機或錐型混合器(雙軸)實現產品的造粒,然后進行干燥(熱風、平臺),再經粉碎進一步細化,得到有一定粒度的白色粉末狀產品。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甲氧基、羥丙氧基含量的控制:
HPMC的甲氧基、羥丙氧基含量與比值,對產品的水溶性能、保水能力、表面活性和凝膠溫度等有一定影響。通常甲氧基含量高、羥丙氧基含量低,產品的水溶性能、表面活性好,凝膠溫度低;如果適當提高羥丙氧基含量、降低甲氧基含量高,則可以提高凝膠溫度,但羥丙氧基含量過高,又會使凝膠溫度降低,水溶性和表面活性變差;但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能提高。
控制和調節甲氧基含量和羥丙氧基含量的主要途徑如下:
1、改變反應體系用堿量:纖維素堿化過程用堿量會直接影響產品的醚化效率和基團的含量比例,通常的規律是:堿液濃度高或加入的固堿量增大,會直接產品的甲氧基含量;堿液濃度低或加入的固堿量少,在同樣的工藝條件下,可適當提高產品的羥丙氧基含量。也就是說,羥丙氧基含量與堿液濃度成反比,甲氧基含量與堿液濃度成正比。
2、調節生產工藝的溫度變化:在HPMC生產過程的醚化階段,主要是甲基化和羥丙基化的反應。這兩種反應所要求的反應條件是不同的,二者的政府反應速率也有較大的差異,正是這種反應條件的差異和不易協調使得HPMC生產過程控制和產品結構有較大的復雜性和不可預知性。結合產品指標要求,成分考慮所用設備的結構特點,結合定量分析與測試,在大量的實踐基礎上才能夠合理控制工藝、調整好配方,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般來說:羥丙基化的反應在30℃左右即能進行,50℃時反應速率大大加快;甲基化反應在60℃下較慢,在50℃以下就更微弱。根據二者的反應溫度的不同,通?刂埔欢ǖ臏囟,使某一反應為主要反應,比如50~60℃條件下,恒溫保持一段時間,主要進行羥丙基化的反應。然后控制升溫速度,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上升到以甲基化反應為主的第二醚化反應階段,并控制反應時間,以達到甲氧基和羥丙氧基平衡,得到結構合理的產品。這種多階段控制的技術也利于降低副反應和后處理。
3、醚化劑的加入量,在工藝條件確定的條件下,醚化劑氯甲烷和環氧丙烷的用量與二者的比例對產品的甲氧基和羥丙氧基值有直接和明顯的影響。恒定反應條件,比例不變,提高醚化劑含量,取代基團含量增加,甲氧基和羥丙氧基值恒定在一定范圍內;比例改變,提高一種醚化劑的含量,相應的取代基團含量增加,另一取代基團含量下降。
實踐證明,當氯甲烷加入量占醚化劑總量的70% 85%、環氧丙烷加入量占醚化劑總量的15%~30%時,產品的甲氧基和羥丙氧基含量能夠控制在4%~12%的范圍內。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黏度、純度控制根據產品的需要,通常對HPMC的黏度、純度有及其廣泛的要求。
在同樣取代程度下,黏度對凝膠溫度有一定的影響:黏度低,凝膠溫度高;黏度高,凝膠溫度低。其他指標相同時,產品的純度對您叫溫度也有一定的影響,鹽含量高,產品的凝膠溫度會有所下降。
提高黏度可以采用高聚合度的纖維素原料,加入抗氧劑,抽真空排空氣,充氮氣保護,也有通過最終產品進行微交聯提高產品的黏度;降低產品的黏度,可以采用地聚合度的纖維素原料,在堿化過程或醚化過程加入氧化劑,也可以通過輻射降黏。
改變純度可以從洗滌工藝來加以調節。
羥丙基甲基纖維的生產工藝:主要有氣固發和淤漿法
氣固法:又分為直接氣固法和真空氣固法。直接氣固法是將纖維素經過堿化擠壓后,與氯丙烷、環氧丙烷在45~90℃下直接反應3~6小時;真空氣固法是將纖維素堿化擠壓后投入反應器,在氮氣保護下,在低溫40~60℃下反應1~3小時,在于70~90℃下反應1~3小時。特點是過程簡單、但氯甲烷、環氧丙烷消耗大,產品均勻性差,且成本高。
淤漿法:HPMC生產大多采用淤漿法,是以丙酮、異丙酮、叔甲醇、甲苯、1,2-二甲氧基乙烷或低級烴和少量低級醇的混合物等作為分散介質,使纖維素與堿、氯丙烷、環氧丙烷等在淤漿狀態下充分接觸,完成纖維素的堿化、醚化。HPMC的生產工藝多種多樣,可以根據產品指標要求與用途,采用堿化→醚化方式,也可以采用依次堿化→醚化→二次堿化→醚化多個階段工藝。淤漿法生產中使用大量溶劑,反應結束后需回收溶劑降低成本,反應過程中副產物處理不好容易使得產品指標的不可知性提高。而氣固法生產中醚化劑用量大,氣固反應接觸不充分,取代度低,均勻性相對差,系統的安全性也差,且反應結束后需要經過液相回收、氣象回收將剩余醚化劑回收,回收過程中大量的熱交換使得產品可控制性差。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應用
HPMC是白色、無臭無味粉末,在冷水、熱水中的溶劑性能不同,高甲氧基含量產品不溶于85℃以上熱水,中甲氧基含量產品不溶于65℃以上熱水,低甲氧基含量產品不溶于60℃以上熱水。普通型HPMC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但溶于10%~80%乙醇水溶液或甲醇與二氯甲烷的混合液。HPMC有一定的吸濕性,25℃/80%RH時,平衡吸濕為13%,在干燥環境及PH為3.0~11.0環境中均很穩定。
HPMC的其他性能還包括以下幾點。
(1) HPMC具有熱凝膠特性,即具有優異的冷水可溶、而熱水不溶的特性,只要把它放在冷水中,攪拌便能完全溶解成透明的溶液。一些牌號產品在60℃以上熱水中基本不溶解,僅能溶脹,該性能可用于其洗滌與純化,可降低成本,減少污染,增加生產安全。
(2) HPMC是一種非離子型的混合纖維素醚,其溶液無離子電荷,不與金屬鹽或離子化合物作用,這一性能可充分在制藥領域發揮作用,而不影響其藥效。
(3) HPMC有較強的抗酶性,并隨取代度增加抗酶性也增強,對制成的藥品存放比其他糖類、淀粉類制品有很大好處,可以減少發霉變質的可能。在涂料與食品行業可廣泛應用。
(4) HPMC具有代謝惰性,作為藥用輔料,不被代謝,不被吸收,故在食品中也不提供熱量,對糖尿病人適用的低熱值、無鹽、無變原性食品具有獨特適用性。
(5) HPMC水溶液具有優良的成膜性能,可為斤劑、丸劑、包衣提供良好條件。它形成的膜具有無色、透明、堅韌的特點,若加入甘油,還可增加它的柔韌性。
此外,HPMC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增稠、黏結、保水和保膠性能,因而廣泛應用于醫藥、石油化工、建筑、陶瓷、紡織、食品、日化、合成樹脂、涂料和電子等工業中。
HPMC與MC、HEC、CMC的區別
1、甲基纖維素(MC)
將精制棉經堿處理后,以氯化甲烷作為醚化劑,經過一系列反應而制成纖維素醚。一般取代度為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屬于非離子型纖維素醚。
(1)甲基纖維素可溶于冷水,熱水溶解會遇到困難,其水溶液在pH=3~12范圍內非常穩定。與淀粉、胍爾膠等以及許多表面活性劑相容性較好。當溫度達到凝膠化溫度時,會出現凝膠現象。
(2)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取決于其添加量、粘度、顆粒細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細度小,粘度大,則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對保水率影響最大,粘度的高低與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關系。溶解速度主要取決于纖維素顆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顆粒細度。在以上幾種纖維素醚中,甲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保水率較高。
(3)溫度的變化會嚴重影響甲基纖維素的保水率。一般溫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漿溫度超過40℃,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會明顯變差,嚴重影響砂漿的施工性。
(4)甲基纖維素對砂漿的施工性和粘著性有明顯影響。這里的“粘著性”是指工人涂抹工具與墻體基材之間感到的粘著力,即砂漿的剪切阻力。粘著性大,砂漿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漿的施工性就差。在纖維素醚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粘著力處于中等水平。
2、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是近年來產量、用量都在迅速增加的纖維素品種。是由精制棉經堿化處理后,用環氧丙烷和氯甲烷作為醚化劑,通過一系列反應而制成的非離子型纖維素混合醚。取代度一般為1.2~2.0。其性質受甲氧基含量和羥丙基含量的比例不同,而有差別。
(1)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易溶于冷水,熱水溶解會遇到困難。但它在熱水中的凝膠化溫度要明顯高于甲基纖維素。在冷水中的溶解情況,較甲基纖維素也有大的改善。
(2)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粘度與其分子量的大小有關,分子量大則粘度高。溫度同樣會影響其粘度,溫度升高,粘度下降。但其粘度高溫度的影響比甲基纖維素低。其溶液在室溫下儲存是穩定的。
(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保水性取決于其添加量、粘度等,其相同添量下的保水率高于甲基纖維素。
(4)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酸、堿具有穩定性,其水溶液在pH=2~12范圍內非常穩定?列遭c和石灰水,對其性能也沒有太大影響,但堿能加快其溶解速度,并對粘度銷有提高。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一般鹽類具有穩定性,但鹽溶液濃度高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液粘度有增高的傾向。
(5)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可與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混用而成為均勻、粘度更高的溶液。如聚乙烯醇、淀粉醚、植物膠等。
(6)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比甲基纖維素具有更好的抗酶性,其溶液酶降解的可能性低于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砂漿施工的粘著性要高于甲基纖維素。
3、羥乙基纖維素(HEC)
由精制棉經堿處理后,在丙酮的存在下,用環氧乙烷作醚化劑進行反應而制成。其取代度一般為1.5~2.0。具有較強的親水性,易于吸潮。
(1)羥乙基纖維素可溶于冷水中,熱水溶解較為困難。其溶液在高溫下穩定,不具有凝膠性。在砂漿中高溫下可使用時間較長,但保水性較甲基纖維素低。
(2)羥乙基纖維素對一般酸堿都具有穩定性,堿能加快其溶解,并對粘度略有提高,其在水中分散性比甲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略差。
(3)羥乙基纖維素對砂漿抗垂掛有好的性能,但對水泥的緩凝時間較長。
(4)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羥乙基纖維素,因含水量大,灰份高而導致其性能明顯低于甲基纖維素。
4、羧甲基纖維素(CMC)
由天然纖維(棉、等)經過堿處理后,用一氯醋酸鈉作為醚化劑,經過一系列反應處理而制成離子型纖維素醚。其取代度一般為0.4~1.4,其性能受取代度影響較大。
(1)羧甲基纖維素吸濕性較大,一般條件儲存會含有較大水份。
(2)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不會產生凝膠,隨溫度升高而粘度下降,溫度超過50℃時,粘度不可逆。
(3)其穩定性受pH影響較大。一般可用于石膏基砂漿中,不能用于水泥基砂漿中。在高堿性時,會失去粘度。
(4)其保水性遠遠低于甲基纖維素。對石膏基砂漿有緩凝作用,并降低其強度。但羧甲基纖維素價格明顯低于甲基纖維素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在涂料行業中的作用
由于HPMC的性能同其他水溶性醚相似,可用于乳劑涂料和水溶性樹脂涂料組分中作為成膜劑、增稠劑、乳化劑和穩定劑等,使涂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均涂性和黏附性,并改善了表面張力、對酸堿的穩定性以及對金屬顏料的相容性。由于HPMC的凝膠點較MC高,它對細菌侵蝕的抵抗力也較其他纖維素醚類強,因而可作為水乳涂料的增稠劑。HPMC有良好的黏度儲存穩定性,且其具有優良的分散性,因而特別適于在乳化涂料中作為分散劑。
HPMC在涂料行業中的應用有如下幾個方面:
1、 各種黏度HPMC配置涂料的耐磨性、耐高溫性、抗細菌講解、耐洗滌和對酸堿穩定性等方面均較良好;它也可作為含有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酮、甲乙酮或雙酮醇的脫漆劑的增稠劑;HPMC配制乳化涂料有極好的濕磨性;HPMC比HEC和EHEC以及CMC作為涂料增稠劑效果好。
2、 高取代度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DS1.76~2.15)比低取代度抗細菌侵蝕性好,在聚醋酸乙烯增厚劑中得較好的黏度穩定性。其他纖維素醚則在儲存中由于纖維素醚的鏈降解而使涂料黏度降低。
3、 脫漆劑可由水溶性HPMC(其中甲氧基為28%~32%,羥丙氧基為7%~12%)、二氧甲烷、甲苯、石蠟、乙醇、甲醇配置,將其施涂于直立表面上,具有所需的黏度和揮發性。這種脫漆劑可去除大多數常規噴漆、清漆、瓷漆,以及某些環氧酯、環氧酰胺、催化了的環氧胺化物、丙烯酸酯等。許多涂料在幾秒內就可以剝落,有些涂料則需要10~15min或更長時間,這種脫漆劑特別適用于木器表面。
4、 水乳涂料可由無極或有機顏料100份、水溶性烷基纖維素或羥烷基纖維素0.5~20份和聚氧化乙烯醚或醚酯0.01~5份組成。例如將HPMC1.5份、聚乙二醇烷基苯醚0.05份、二氧化鈦99.7份和炭黑0.3份混合而得著色劑。再將混合物與100份50%固體的聚醋酸乙烯攪拌得到涂料,涂在厚紙上和用刷子輕擦所形成干涂膜無差別。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在建材行業的應用:
HPMC在建筑材料中作為分散劑、增稠劑和黏結劑,主要應用于水泥砂漿和石膏制品的成型。它用于水泥灰漿中增加其黏結性,降低絮凝作用,改善黏度和收縮率,并有保水性、減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損失、提高強度、紡織發生裂縫和水溶性鹽類風化等作用;HPMC具有觸變性,可配制低流動性、一次厚涂于直立墻壁上的灰漿粉刷涂料;HPMC改善了黏附性和施工性能,所以適合配制易于流動的噴涂用灰漿,作薄層粉刷用。
在建材上HPMC用量很少,僅為0.1%~1%,但其作用大,可用作涂料、灰膏、砂漿以及水泥制品的增塑劑、保水劑、引氣劑和緩凝劑,起到增加其和易性、保水性或與基層之間的黏結力作用。另外也是應環保需求,在干混砂漿是,避免了形成混合造成的性能不穩定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施工環境差、勞動效率低的情況。瓷磚的黏結劑和內外墻膩子以前更多采用107黏結劑,從環保角度來看,應用纖維素醚更理想,如HEC、HPMC。
水泥盡管具有較好的黏結性能,但施工過程中由于黏結層和被黏結棉的性能差異。條件不同使得水泥漿和水泥砂漿的黏結性能有明顯不同,特別是當黏結面的吸水性能很大是,會引起黏結面的脫水,造成水泥砂漿的可塑性大大下降,黏附力下降,大大降低了黏結強度。以前是在水泥砂漿中加入石膏或107膠,但仍然存在計量不準確、存在一定毒性、施工工藝繁瑣等缺陷。纖維素醚在水、弱堿性水溶液中能夠溶解,摻入水泥砂漿中會是的水泥砂漿具有很高的保水性和良好的增黏效果。纖維素醚加入的作用于效果包括:1改善水泥的初、終凝時間;2提高水泥砂漿的極限克服應力;3提高水泥、石膏的保水能力;4水泥砂漿的抗壓、抗剪切強度降低;5提高砂漿的黏結性能。
HPMC在建材上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乳膠及較建筑材料 HPMC、MC、CMC、HEC、MHEC,它們用以增稠作用為主,使涂料達到理想的保存、施工黏度,而不至于在存放期嚴重分層或使用過程中滴落、流掛。由于它們極強的吸水能力,能夠很快吸收大量的水分而使自身的體積大幅度上升膨脹,加到乳液中會使其黏度增大,達到增稠的目的。但應當注意的是,由于它們的加入使得乳膠的耐水性降低,所以在指導客戶使用時應當在滿足乳膠的黏度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其用量,也就是盡量生產和采用高黏度、分子量大的纖維素醚。
2、水下抗離散混凝土碼頭、橋梁有時常要在水下施工,而普通的混凝土是不夠在水下進行凝固的,纖維素醚的加入使得在水下澆筑的混凝土不會因水浸泡而分散或流失量少(0.1%~1.0%),即使在水流動的情況下也能夠保證混凝土的成型與固化。
3、外墻面保溫抹面砂漿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現代化的建筑物應具有一定的保溫性能,政府突出各種各樣的措施中,墻面的保溫性能提得十分強烈,現在用得最多的就是外墻面上線粘一層泡沫聚苯板,然后在其外面涂一層抹面砂漿,但泡沫聚苯板與抹面砂漿之間的黏結性差。然而在砂漿中加入纖維素醚不僅可以增加二者的結合力,而且可以提高砂漿的易和性和保水性,使其不易開列。
4、水泥基抹灰漿加入HPMC等纖維素醚可改善泥漿的均勻性,使得抹灰漿更容易涂布,使其抗流垂性提高,增加泵送能力和流動性,易和性提高,施工效率提高。由于纖維素醚高的保水性,可延長灰漿的工作時間,改善工作效率,有利于灰漿在凝固期間形成高機械強度,控制空氣的滲透,消除涂層的裂紋,提高表面光潔度。
5、自流平地面水泥砂漿低黏度的纖維素醚廣泛用于自流平。自流平是十分先進的地面施工技術,由于其整個地面是在施工人員的很少干涉下自然找平的,所以與以往的手工抹平工藝相比,平整度與施工速度都大大提高。自流平干混時間利用了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優良保水性,由于自流平要求攪拌均勻的砂漿能夠在地面上自動流平,所以水料比較大,加入HPMC,澆完后會控制地表面的保水性,沁水不明顯,使得干燥后地表面強度高,收縮性小,大大減少龜裂。HPMC的加入還提供黏度,可作為抗沉淀助劑,增強流動性和泵送性,提高鋪地面的效率。
6、砌筑砂漿加入HPMC,增加了與砌體表面的結合力,增加了保水性,提高了砂漿的強度;同時也明顯提高易和性和潤滑性,改善施工性能,提高效益;對于高保水性砂漿還適合高吸水磚的施工。
7、擠出成型混凝土板材加入HPMC,增強了擠壓產品的可施工性能,提高了黏結強度和潤滑性以及施工效率,改善了制品的濕強度和基礎后板材的黏結性。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在建材上的具體應用舉例如下:
1、由輕質集料、少量表面活性黏結劑、HPMC與CaSO4•5H2O(或無水CaSO4)作為黏結劑組分的輕質灰泥,配比為含有0.2%(質量分數)硬化延遲劑的水0.5份。CaSO4102份、水合石灰6份、珍珠巖12份、甲基苯磺酸鈉0.1012份和HPMC0.006份相混合,將73份以上混合物與干漿混合后而得輕質灰泥。在平滑的混凝土上的黏附強度為0.67MPa,在輕質集料混凝土上為0.7MPa,在膨脹混凝土上則為0.56MPa。
2、氣孔均勻分布的多孔建筑是由含有0.005~0.12份膨脹劑(皂角,硬脂酸鈣,膠水)和0.35~0.6份泡沫穩定劑(HOMC,聚丙烯酸鈉)的水泥漿料經混合來制備,例如含有普特蘭水泥100份、砂40份和水50份的漿料中加入含有皂角0.012份、HPMC0.6份和150份的膨脹混合物而得多孔建筑材料。其黏結時間為5.5h,耐壓強度為4MPa。
3、高強度水泥制品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耐火性和耐候性,其由含有水泥、無機纖維材料、水和經表面處理的水溶性纖維素醚經模塑和硬化而得。例如10份普特蘭水泥和25份石棉以30r/min的速度在混合器中攪拌30min,然后與用乙二醛處理的HPMC6.25份在3份水中的漿料混合。該混合物經擠塑和固化,28天后彎曲和抗壓強度分別為13MPa和39MPa。
文章中涉及到的英文產品解釋:
HPMC: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CMC:與羧甲基纖維素
MC:甲基纖維素
HEC:羥乙基纖維素
CMHEC:羧甲基羥乙基纖維素
HEMC:羥乙基甲基纖維素
HBMC:羥丁基甲基纖維素
MHEC:締合有機纖維素
更多關于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方面的相關信息,請關注本站,河北科維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將以優質的服務提供最好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產品,歡迎您電話垂詢:18032876596。